2010年2月24日

汇率、通胀、国进民退的一些思考

    最近的一些思考,比较乱,先记录下来,以后再慢慢整理。
    
一、美元与金融危机
1、在世界范围内,对于主权基金和大机构来说,美元是最好的长期投资产品之一。因此华尔街汇集了太多的美元。
2、美联储的长期低息政策造成市场的繁荣和货币流通速度快,客观上促进了美元的贬值、通货膨胀。
3、美国的长期繁荣、政府的政策、通货膨胀,造成一定时间内美国房价的稳定升值。
4、华尔街需要将大量的美元投资到长期稳定的商品上,而美国房产几乎是最佳选择。
5、次贷等产品造成房产市场的供需关系紊乱,而最终市场会通过价格重新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而价格下降造成次贷产品的失败,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失败。

二、汇率与出口
1、汇率反映了一国货币在其流通范围内,相对于其它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2、货币的购买力包含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流通环节、管理环节的相对价格。
3、投资、出口、消费是经济的三驾马车,发达国家以消费为主,中国以出口和投资为主。
4、要促进出口,必须保证汇率在一定低的水准,低汇率意味着生产商品包括的各项成本低。
5、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低价格的自然资源(如化工行业需要的水资源、低廉的环保成本,)、低价格的开发区土地资源(土地价格完全由政府定价)、低价格的人力资源(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而这些资源最终来自于普通民众,要求他们或早或迟地支付额外资源,最终也抑制了消费。

三、金融危机与通胀
1、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金融机构失去信心,大量资金从金融机构抽走,造成运营困难。
2、危机发生后大量商品价格大跌,但是由于人们的许多投资受损,从而家庭总体营收减少,因而人们无心投资和消费,造成流通的货币量减少,通货紧缩。
3、为了促进流通,政府不得不向金融机构引入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供应量超过了实际需求,造成通货膨胀。

四、金融危机与国进民退
1、在危机发生之前,中国的房产价格实际上已开始下降,不少中小企业接近破产。
2、危机发生之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救市。由于出口下降,消费短期内难以刺激,政府只好刺激投资。
3、政府的巨额投资对于大型国企是最好的机会,因为它们最容易贷到款。
4、民企在危机时会更看重自己的钱,而国企无所谓,就算有损失最终也转嫁到民众头上。
5、在任何时候,危机都是政府扩大自己权力的机会。

2010年2月3日

一个普通工程师的十年职业生涯(二)

    做了一年半之后,我终于再也受不了第一家公司,无法承受那种煎熬。前后几个月间,与我一起进来的几个同事都陆续选择了离开。公司与我签的是8年合同,老总不同意我们离职,最后我们这拨人都是被开除的,据说那一年我们公司开除的员工占杭州国企总数的一半之多。
    我的第二家公司是UT斯达康,做小灵通的。那时公司刚刚起步,我记得整个生产部的办公室就十几号人。其实我应聘的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但最后却是生产工艺部的经理录用了我,让我做工艺工程师,他说看中我的英语能力,因为我过了六级,但其实以后英语用得不多,因为打交道的都是中国人嘛。
    刚开始,小灵通的技术都是从日本引进的,特别是小灵通手机,因为国家规定不得引进整机设备,所以事先在日本拆解,运到国内后再重新装配。我们在杭州有一条小小的生产线,专门做小灵通手机的还原,与山寨机不同的是,我们在装配后会进行严格的测试。所以我们有两个工程师整天跟在线上,我负责装配,他负责测试。由于小灵通远远供不应求,所以我们努力提高装配速度,经常掐着秒表计算每个工位的装配时间。如果有了新的机型,那么我就整天琢磨怎么设计装配流程,尽可能地让每个工位所需的时间均衡,以提高装配的速度。事实上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就坐在生产线上,可能上午做某个工位的活,下午做另一个工位的活,一边做一边和线上的工人讨论怎么做快。
    除了送料和包装是少数几个男青年外,线上多数是来自农村的、手脚灵活的年轻女工。她们多数是高中或中专学历,但是不少人下了班之后还要去上夜校,非常有上进心。
    由于测试设备缺乏,手机又供不应求,我们就组织了两批工人,而我一人跟两班,每天从早上7点做到晚上11点,一连做了一个月,但是由于年轻,并不觉得累,有时下了班,想要喝酒,于是给几位同事打电话,一块儿到夜排档上喝啤酒。
    我在大学里看过马克思的经济学随笔,有个概念“异化”有一段时间很流行,我在学校里也觉得不喜欢的事情是不值得做的。但是等我真正做了那些乏味至极的事情,也没觉得有多少难受。比如说吧,你坐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每隔几秒钟打一颗螺丝,偶尔和别人聊一下八卦,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何必想那么多呢?不过是用你的时间和精力来换取一定数额的钞票罢了。就算每个人有选择的自由,但多数时候赚钱还是找工作时最重要的理由。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田还比较多,每次农忙假的时候,要连着干上半个月的活,我妈妈就经常这样教育我,让我好好读书,不然一辈子干活累死也没出息。
    我们国家开放以来,一直以出口作为导向,吸引外资制造业的一个优势就是我们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也就是这些从农村来的年轻人,干活尽管累,但毕竟收入比老家强得多。用经济学的话说,自由的市场能够使资源流动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其价值,包括人力资源。
    我经常和这些工人一起聊天,问她们的打算,大多数人都希望在城市打工,但也仅仅是打工而已,城市不是她们的归宿,她们是这里的异乡人。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嫁给了城里人或者城郊人,也有人抓住了机会迅速发达。线上有一个极为平凡的工人,他听说在老家要开分公司,于是努力打听消息,希望能让他一起调过去。过去之后,他筹集了一笔钱,和同事朋友一起开了家销售公司,代理公司的产品,很快就发了财。这之前他是工人中间最平凡的一个人了。
    我常听别人说一句话,大公司学做人,小公司学做事。在小公司,干活的就那么几号人,责任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大家相互之间都很熟悉,所以大家努努力力干活,根本没人理会什么职场规则,所有的人都很齐心,对公司也有感情。即使是不同部门的人,如果是面对面地沟通,通常不大会搁下面子,而在电话里就有点生分,而电子邮件更是常常被留下作为追究责任的依据。
    一个人做事情的积极性和他的权力也是有关联的。如果出了一个大事情,从客户一直追究到老总,而解决事情的却只有三四个人,每个人都代表一个部门,那么他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能够体现出的效果和价值,事情做好了自己也受到别人的尊重。处在不同的级别,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会不一样。尽管是一个底层员工,如果你能代表经理说话,你会从经理的角度思考;如果你能代表公司说话,你也会从公司的角度思考。
    对于小的公司,我认为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三层结构已足以胜任管理,级别越多效率越低,实际上很多行政级别的设立,完成是从人事的角度出发,仅仅是让每个人都感觉到有升迁的可能。其实如果你就是做事情也能得到承认和尊重,也有不错的收入,那么何必非要考虑升迁呢?

2010年2月1日

一个普通工程师的十年职业生涯(一)

几个月前就想写这个系列文章了,主要是想做个总结,同时也对其它人有所参照和借鉴。
第一份职业其实非常重要,而对于许多大学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专业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记得98年毕业的时候,大多数数学、物理系的毕业生都是去做营销了,专业根本对不了口啊。而我的专业是机械,说实话自己根本不喜欢,其实自己最喜欢计算机,但是因为在填志愿时不知轻重填了个“服从分配”,结果就被分配到了这个系了。以我当时的成绩,如果我没填这个“服从分配”,那么我就会到非重点的大学读计算机,那样的话我的职业生涯会有很大的改变。
但是除非有高人指点,一个智力经历普通的高中生,对这些东西的认识是很有限的,那时我只知道一定要上大学,毕业后包分配,不管怎么样都比回农村强一万倍。
大学四年,我对专业始终没有兴趣,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图书馆,以每周5本的阅读速度看了大量感兴趣的书,包括文史哲、科学、美学等。这段经历非常有意思,因为通过社团活动认识了不少朋友,事实上我毕业以后看的书非常有限。而我的专业成绩就很勉强了,只能说是中等偏下。毕业时候,多数同学留在了学校所在地宁波,而我却选择了杭州,原因很简单:我觉得那里的文化气息浓,适应自己长期发展。事实上那时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在工作的头一年,我仍旧保留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当然什么都没有发表。
我的第一个雇主是杭州的一家空调公司,在我寒假去投递简历的时候,这家公司的业绩非常好,然而在我去上班前的数个月发生了巨大的变故。这家公司是一家国企,经营多年,设计、生产、营销都已系统化,特别在北方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因为来了一位新的市领导,突发奇想,把4家家电企业重组,“强强联合”,打造家电航母。可以想象,联合的结果是权力和资源的重新分配,而此国企的老总不甘心做二把手,因此一气之下,拉了一票研发和销售的人出去自立门户。这就造成了当年销售市场直接削减了近一半,而重组的效益不佳的企业又加重了它的负担,因此企业开始很快滑坡。
其实空调的核心技术根本算不上高科技,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几十年没有变化过了,而此企业的生产流程非常正规,又引进了三维CAD帮助设计,有国内一流的测试实验室。可以说如果没有高层变动的话,企业应该是会平衡发展的。当然这些年很多中国人就是想不平衡地发展,快速发展。
我在这家公司的职位是机械工程师,主要负责结构设计和样机试验,因为兴趣的关系,我是这里的三维CAD专家。因为市里在搞扔图板活动,许多大企业纷纷组建了CAD中心,我们的研究所除了AUTOCAD以外,还配置了Pro/Engineer三维设计系统进行辅助设计和装配,还请了浙大的老师来给我们培训。我的几个大学同学听说之后都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借了一套培训书出来,复印了给同学,这些人主要在台州黄岩一带做模具,特别是用三维CAD做摩托车的快速仿真建模。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国企买了AutoCAD,ProE的正版软件,但真正利用它们带来生产力巨大提升的,却是那些散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用盗版的小作坊。
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国企的效率和外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它的真正问题有2点:领导层的利益不确定;过多的退休人员的福利政策影响了它的运营成本。公司有一大票的市局企业的退休员工要抚养,而年轻的骨干技术人员月收入却不到500,怎么可能留得住人呢?长此以往,就形成了逆向淘汰,能干的人员最终都尽可能跳到外企了。
我也听到过一个传言,说国企有陪养毕业生的政治责任,企业不情愿,所以就把大学生当成短期廉价劳动力,反正没指望对方长久地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