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ES现场控制的应用中,出于以下原因,会考虑在生产现场架设IT PLC:
1.
通过松耦合的架构,减少对现场实时控制的影响。
2.
把握手和大部分位信号的处理转移到现场控制层,减少OPC的负载。
3.
缓存部分数据在IT PLC,减少对MES服务器实时响应的依赖。
一旦有了IT PLC,就要考虑IT PLC和OEM PLC之间的通信。
在MES实施的实践中,通常IT系统的规划要晚于OEM控制的规划,同时,IT系统要处理的业务逻辑也仅仅占OEM PLC总业务的10%~20%,因此往往在IT介入的时候,OEM PLC的架构已基本定型,留给IT并没有太多技术选择。
同时,为了减少双方的相互影响,明确界定双方的责任线,往往会要求双方硬件隔离、网络隔离、通信隔离、数据隔离。
比如说,双方会有各自的PLC和HMI,实现硬件隔离。
OEM PLC通过CPU PN口组建OEM网络,然后通过CP卡接入IT PLC网络,以实现网络隔离。
要求IT PLC尽可能走单边通信,减少对OEM PLC通信的影响,从而实现通信隔离。
在OEM PLC定义专门的数据交换区,用于双方交换数据,从而实现数据隔离。
下面从单边通信需要的角度出发,阐述一下常见的几种IT PLC和OEM PLC的通信方式。
方式1:通过Coupler组态通信
IT PLC和OEM PLC通过PN/PN
Coupler进行组态,通过硬件自动把一方的Input/Output映射成另一方的Output/Input。
优点:通过硬件实现,稳定可靠,无须编程。
缺点:需要占用双方的CPU PN口组网,只能通过I/O区域传输数据,数据容量1KB。
方式2:通过i-Device组态通信
可以把OEM PLC作为i-Device组态为IT PLC的I/O设备,组态后自动把一方的Input/Output区域映射成另一方的Output/Input区域。
优点:通过硬件实现,稳定可靠,无须编程。
缺点:需要占用双方的CPU PN口组网,只能通过I/O区域传输数据,数据容量1KB,必须使用博图V13以上版本进行组态。
方式3:使用Put/Get进行单边通信
启用OEM PLC CPU的保护属性“允许来自远程对象的PUT/GET通信访问”,这样IT PLC就可以通过PUT/GET指令实现对OEM PLC的远程单向读写,同时,OPC服务器也通过单边通信实现对OEM PLC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优点:单边通信,OEM PLC无须组态、无须编程,可以通过CP卡组网。
缺点:IT PLC需要编程,数据容量较小(和300通信160字节,和1500通信880字节)。
方式4:双边通信
双方通过工业以太网进行双边通信,协议包括TCP/ISO-ON-TCP/UDP等多种方式,指令也有多种选择。
优点:可以通过CP卡组网,支持工业以太网,数据容量大(如USEND/URCV通过PN口可最大发送64KB数据,通过CP卡可最大发送32KB数据)。
缺点:需要双方组态,需要双方编程。
下表列出了几种通信方式的比较:
|
通过Coupler组态
|
通过i-Device组态
|
Put/Get单边通信
|
双边通信
|
网络
|
ProfiNet
|
ProfiNet
|
EtherNet
|
EtherNet
|
能否通过CP卡通信
|
N
|
N
|
Y
|
Y
|
组态方式
|
双边
|
双边
|
单边
|
双边
|
通信协议
|
N/A
|
N/A
|
S7
|
TCP/ISO/UDP
|
通信指令
|
N/A
|
N/A
|
Put/Get
|
BSEND/BRCV
USEND/URCV TSEND/TRCV |
数据区间
|
I/O
|
I/O
|
M/DB
|
M/DB
|
是否需要编程
|
N
|
N
|
Y
|
Y
|
数据容量
|
1 KB
|
1 KB
|
160 B
|
32 KB/64 KB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