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提交了辞呈,终于可以坐下来继续写这个故事。
09年4月,在经过了3个月的无所事事之后,我终于决定到北京一家制造企业上班,还是做制造执行系统。
老婆很不情愿,但是没办法,房贷还是要交,生活费还要开销,孩子还要上学。
坐在午夜的列车上,内心是百感交集。那是我第二次到北方,第一次是面试。对于未来不可知的恐惧,就象无边的夜色一样弥漫开来,我几乎一夜无眠。
到北京的当天,我就草草租了一套房子。房子很破,家具等于没有,家电只有空调。但是在这陌生的城市感觉总算有一点自己的空间,心里不是那么凄凉。
刚进一家新公司时总是特别艰难,你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公司的制造执行系统需要做一次大的升级,才能配合新的生产线。而由于商务谈判上的失误,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20多天了。那时我还不熟悉系统,作为一个项目经理推进系统升级,每天带着两个印度顾问做分析、调试、开发,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8点以后,才能把当天的报告写完,有时还要接着等候和美国总部的电话会议。
最痛苦的一次,生产线上停机,几个人一直分析到晚上11点,写完报告已经是12点了。而我那天只吃了早餐,走在回住处的路上,所有的餐馆都已关门,屋子里也没有食物,那时心里无比郁闷。
幸运的是,我们终于按照原计划升级了系统,领导也认识到了我做事情的能力。
我们的系统是由美国总部开发的,由顾问公司帮助实施。但是业务需求不断提出,而BUG也不断地发现,因此每年都有几个大的补丁,再加上工厂里也有不少客户化的开发,因此每年的顾问费用都在100万以上。
后来领导准备尽可能地自己开发,或者用本地的顾问,以节省费用。因此我的工作也从项目管理转移到了技术开发。
通过一次新版本的实施,我理解了系统的核心设计,并且在测试时发现了一些BUG并且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因此给总部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到11月,我们解除了与印度顾问的合同,只保留了一个本地顾问。
之后我完成了三个本地客户化开发,然后开始研究系统瓶颈的性能优化。
从09年底,我开始接触一些MES领域的公司,希望了解这个行业的职位需求情况和薪资水平,结果让我非常失望。应该说这是一个没有前景的行业,至少对于一个技术人员来说。
我知道自己当时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的生活,除了房贷、生活费、孩子上学、我来回京杭的费用,已经所剩无几;而我的身体素质在迅速下降,我今后将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所以10年春节过了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决定和领导谈判,希望能够切实改善自己的待遇,和自己的实际贡献相匹配,否则的话,痛定思痛,断然放弃这条道路。
谈判的结果是公司只能给我涨6%的薪水,半年后再涨8%,按领导的话说——你总不能比主管的工资还高吧。这毫无意义。
这样也好,从此不再对企业里做技术抱任何幻想。
中国企业的特色,永远是行政高于一切。做为一个技术人员,即使你为企业做出了大的贡献,节省了大笔费用,创造了巨大效益,但是在领导的眼里,你永远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员而已。并且大部分的领导根本不懂技术,一旦出了问题,总是以为开几次会就能解决,总是以为有人负责了就会解决,最后一切技术问题都通过项目的方式解决、通过流程的方式改进。而一个高级技术人员,他的知识是通过多年的学习积累的,这种积累能够明显地体现出价值,然而这种价值却不能转换成他的收益。
因此一个技术人员要想在企业里混得开,要想收入上去,他必须学习职场政治,必须懂得避重就轻,最终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得到高层的重用。
这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特别对于IT行业而言,越是分工不明确,越是职责不细分,就越是体现出管理者的价值,就越是忽视技术人员的价值。
因此我认为能够从技术人员中脱颖而出的只能是少数。这少数的成功者,他一开始要静下心研究具体的技术,这样他才能在行业中立足。之后,他要由静变动,从管理代码变成管理人,这样他才能在行业中提升。这同时需要知识和性格上的基础,成功者只能是少数,而余下的人只能成为房奴,只能一辈子被动地抉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