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9日

[影评]后天

 

  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特别在夏日宽敞的电影院里看,真的是很cool哦!

作为科幻大制作,最主要就是看特效了,而此片真是让人大呼过瘾。现在电脑特效在大制作电影中被广泛地使用,国内电影也纷纷效仿,然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得不到观众的称赞。我们的一些导演也能够调动千军万马,用密密麻麻的群众演员占据了屏幕的所有角落,以为这就是大制作。然而仔细想想,真正成功的大制作电影,注重的却是细节,比如象影迷们津津乐道的T2中的液态金属人的变形、星战中的太空赛车等等。

所以我非常欣赏这种对细节的尊重。要描绘风暴,并不是急着拿出一大堆的数据和专家的观点,而是先从一些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慢慢地抽出一些线索,然后再从海洋、从太空的视角进行观测,最终把所有的线索汇聚到一起。因为观众走进电影院,并不是要接受什么教导,而是渴望在两个小时之中得到感官上的冲击和满足,所以细节描绘得越是生动就越是吸引人,越让人过瘾。遗憾的是没有在片中看到自由女神冻结的过程,呵呵J

有一些网友指出这部电影违反了许多基本的物理定律,比如纽约冻结的过程中地面竟然没有扭曲变形。确实如此哦!不过我想,整个故事的总体框架还是经得起推敲的,气候系统的急遽变化是完全可能的,只不过要完全参照物理的真实非常困难,一是拍摄的难度太大,电脑的模拟能力有限,二是救人的故事也无法展开。

最新一期的<国家地理>出了一个专题,记录了温室效应对于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讲到北方的一些冻土带,由于地面温度上升,导致土壤的软化,从而地面变得崎岖不平。反过来看,当温度急遽变化时,由于物体的膨胀系数发生了变化,所以表面的形态是大不一样的。

描写灾难的科幻片其实有类型可循,一般都是前面一半描绘灾难,后面一半描写人类的努力,其文学原型可以追溯到<鼠疫>,表现的主题也始终雷同。当然人的理解能力差异实在太大,据说在我国拍摄灾难片非常困难,因为即便是虚拟的灾难,也会被理解成影射某些职能部门的失职。政治对于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深太久了啊。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