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回归常识(16)-虚无中的光

    

  学习哲学的人,必须经过两道心灵的炼狱:怀疑世界的真实性,怀疑生命的意义。
  怀疑世界的真实性,以为外在世界只是意识的幻梦,以为自我意识才是唯一的实体。这道魔障比较容易冲破,因为尽管你的意识还在发着低烧,但是你的身体还是要维持生存,要吃喝拉撒,并且带来感官上的愉悦。你因为爱你的身体而不会让意识主导一切。
  而怀疑生命的意义,坠入虚无的深渊,就比较难觉悟了。一旦意识到死亡的存在,意识到生命不过是永恒世界的短暂停留,必然会怀疑生命有何意义。既然一切终将结束,所有的记忆和情感都将荡然无存,那么意义也终将消逝。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这种虚无感、荒诞感曾经是如何强烈地将我束缚,而后来的苏醒让我感觉如同重生。我终于明白,死亡只是生命的边界,不是生命的方向。然而这种认识却是我经历巨大的痛苦才得到的。
  当我坠入虚无的深渊时,我发现所有的智慧、真理、上帝、艺术等等都不能将我拯救,我的心灵挣扎在两个世界之间,短短的几个月仿佛经历了漫长的一生。我寻找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然后一个一个地予以否定。后来我逃离一切思考,回到生我养我的大地,回到田野的中间� �闾�切┢椒捕�直拔⒌纳��N铱醋拍盖酌β档纳碛埃�ソサ厝鲜兜剑�」芪曳穸ㄒ磺校��俏也换岱穸�胰说墓匕��换岱穸ㄕ馄�蟮爻性氐哪切┢椒捕�直拔⒌纳��N腋芯醯焦饷髡盏轿倚槲薜哪谛纳畲Γ�薇任屡�N腋芯醯阶约涸谡馄�蟮厣现匦碌��艘换兀�⑶艺庖淮挝胰鲜兜搅宋业陌采砹⒚��荆�院蟛还苁澜缛绾胃谋洌�叶己敛换骋烧庖坏恪�br>  我们要寻找生命的意义,必然还是要回到生命本身。
  西方的人们信仰上帝,因而他们对于虚无已有了终极回答,尽管他们也在不断地做着怀疑和否定。
  我们的祖先没有给我们彼岸的真理,然而他们也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去关爱家人,去进入那个情感慰藉的世界。我们的祖先通过艺术,给周围的一切事物赋予情感,因而我们后人知道月亮上不仅有环形山,还寄托着千古的思念和怀想。
  让我们重新建构常识,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存和延续本身,在此基础上建立我们的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利益交换和妥协的规范。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