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四川地震,中国自助[economist]

政府的救援行动令人印象深刻,更鼓舞人的是中国的普通平民在填补政府救援的空白。

大约200个30年来最致命地震的幸存者在排队等候救援食品的发放。伙食看起来不错。有米粥、焖肉、西葫芦和热馒头。这里没有政府官员。党喜欢让人觉得是社会大众的大恩人,但这是私人救助。

党已经超大规模动员了它的军队,去对付5月12日发生在西南部四川省的灾难,它已造成超过7万4千人死亡或失踪、24万7千人受伤、5百万人无家可归。超过 10万名的军队和警察已经部署,去帮助幸存者,救援被瓦砾和滑坡困住的人们。找到更多幸存者的希望在迅速减少。但是民间参与的规模却令人注目。

在震中以东115公里小城江油发放的食品,来自另一个省的一个私营餐饮企业的志愿者特别小组。接收者是旁边的、被地震夷为平地的北川县城的难民。这些开胃的热饭热菜与其它食品供应点的方便面和饼干形成鲜明对比。

就算政府有意,也很难把救援工作控制在军队、民政部门、共青团、中国红十字会这些寻常机构之下。灾难发生时正值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政府处理茜藏骚乱的方式受到(西方世界)不公正地批评。通常作为党喉舌的国营媒体对地震的全面报道进一步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

作为回应,政府宣布从5月19日开始3天的全国哀悼日。灾难通常不会得到如此多的关注——上一次的全国哀悼发生在11年前邓小平逝世时。在北京,成千上万的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官方公告的3分钟默哀。他们自发地喊起口号、向空中挥舞拳头、高呼“中国加油!”,而警察在旁警惕地看着。5月21日在四川省会成都,一辆警车跟在100个非官方的救援人员后面,他们在黑暗中穿过街道,捧着蜡烛,� 白虐��诤拧�br>
快速成长的中产阶层有钱旅游,现在看起来也� 星�度氪壬疲��敲挥凶�日��睦��侨グ镏�拇ā4由倘说交�浇糖嗄辏�汕�贤虻闹驹刚呦蛟智���K�堑某盗咀笆巫牌熘暮捅暧铮�诔啥己徒�椭�涞母咚俟�分�淅椿匦惺弧�br>
数百辆出租车帮着把伤员送进城里的医院。在靠近江油的大城市绵阳,警察在通往一个已接纳2万灾民体育场的道路入口竖起路障,防止道路被志愿者的车辆堵塞。政府请求民间志愿者离开灾区投身于筹钱和献血,但都成了耳边风。

政府似乎并不愿意严格地阻止志愿者。它知道大多数舆论是站在志愿者一边的。温家宝总理飞赴现场,留下5天指导救援工作,他一度眼度泪水,为政府赢得相当多的声誉。

在便衣民兵守卫的体育场里,志愿者搭起帐篷,为难民提供各类服务,从心理咨询到(看起来更多地)给手机充电。在一个帐篷内一位美国护士帮医生给孩子们做检查。在江油西南的什邡镇的一个寺庙里,僧侣们为政府安置的数百名难民祈福。

政府和志愿者的通力合作看起来效果不错。在灾区边缘的难民营里,帐篷区看起来既干净又有序,食品和干净饮用水的供应都很充分。还没有疾病爆发的报告。大多数难民情绪保持得还不错。然而帐篷是个问题。官方说数量还远远不够。很多难民躲在临时搭! 建的帆布架下面。一些害怕余震的成都市民已经习惯了睡在帐篷里。居民们报怨说,由于供不应求,一个小帐篷的价格已经涨至4倍,尽管政府命令零售商控制相关材料的价格。

许多志愿救助包括了个人和小的团队。中国对大的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下同)仍然提防,也没有真正独立于政府的、专门从事灾难救助的NGO。但是近年来开始更加公开地承认NGO的作用。地震的官方报道,尽管很小心地突出党的贡献,对于民间志愿者也给了稍许称赞。

政府也鼓励企业对慈善事业慷慨投入。从今年开始,增加了企业捐助慈善的税收鼓励。但是这仅适用于少数几个政府承认的组织。为了促进抗震救灾,政府调低了防线。但是政府不欢迎新的NGO,常常把已存在的小NGO看成政治对手的萌芽。此次灾难的反响也许能减少它的畏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