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没有冲击的爆裂[newsweek]

截至上周,中国的主要股票交易机构以四天的持续下跌作为结束,纸面财富的损失是非同寻常的。据金融中介Bloomberg计算,到股票最终跌到谷底时,上海股票交易所的综合损失将超过5000亿美元——大致为台湾和新加坡去年GDP之和。然而更有趣的是后面没有发生的事:全球股价下跌。事实上,全球第4大经济体主要股票交易机构21%的下跌只不过在日本东京、首尔或新加坡掀起了小小波澜(更不用说伦敦或纽约了)。第一课:“中国的股票市场与亚洲其它地方完全脱节,”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的新加坡经济学家查华兵(音译)说。

如果属实的话,那是受欢迎的消息。相反地,许多经济学家开始争论,说中国正在成为市场的原动力。按照逻辑来说,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现在是全球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延伸来说,也是全球投资情绪的关键驱动力。这种观点可以回溯到2月27日找到证据,那时上海市场9%的下跌引发了纽约、伦敦和东京的急剧下跌——意味着在亚洲的暴龙和世界的金融领导中心之间有了全新易变的关联。那么,为何上周全球市场对上海的情况无动于衷呢?“市场学得很快,”荷兰国际集团的亚洲首席! 经济学家Tim Condon说。二月份的插曲过后,人们研究了中国的股票市场,详细数据是令人欣慰的。

首先,分析师已认识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仍然是次要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数是国家控制的,“只代表了中国公司中的一小部分,”北京龙洲经讯的总监Arthur Kroeber说。这些股票也不是被广泛地持有。尽管今年不少新的小额投资者涌入股市,投资股票只占家庭财富的10%,大致相当于美国平均水平的1/3。Kroeber指出,即使股市崩盘,对于家庭财富和消费的影响也很有限。花旗银行最近估计中国股市30%的下跌将造成GDP增长1.5%的放缓,从11.1%降到9.6%,那也仍然过热地快了。

第二课:中国的金融系统锁在竹幕之后。它的货币不能自由兑换,严格的金融控制防止“热钱”自由进出股市,大多数投资者是不能轻易进入全球股票市场、外国共有基金或离岸银行的中国国民。总之,中国受控制的投资者限制在一个系统里操作,此系统紧跟着外国的资金流,后者于1997-98年的金融危机中造成亚洲货币和股票价格的下跌。

对于上海的麻烦,北京也要付一定的责任。在四月初,高级官员开始向公众警告“股市泡沫”。中国的投资者(每天有数千人加� 牍墒�,起初忽视了警告;外界得到了这些讯息,因此没有什么令人吃! 惊的因素。“人们在某种程序上看到了它的到来,”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说。“每个人在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有事情要发生,也准备好宏观经济要降低热度。”

此次下跌不安的一面是在中国尤其在互联网上发泄出的抨击。许多人批评北京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翻3倍的决定,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放慢市场增长——可能比预期的生效过快了。然而在一个新浪的博客上,一位被调查者声称他“感到数以万计股民的鲜血和含泪的眼睛...害怕财富被抢,”还有,“强盗就是现任政府。”分析家警告中国股市的全面崩溃可能带来城市骚乱的爆发。到上周晚些时候,北京正在利用国营媒体谈论市场的恢复上涨。

毫无疑问,中国的股市最终将极大地影响外部世界。但是首先他们需要成长,接纳更多的公司。“中国的产权投资市场将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并进而影响全球经济,雷曼兄弟公司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Rob Subbaraman说。但是上周的教训说明中国还没有准备好,并且数年之内也不可能具备这个能力。在这之前,上海充满泡沫的股票交易所将保持今天的样子:国内事件。

原文:http://www.newsweek.com/id/34100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