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

《星际总动员》影评(译自Roger Ebert)



皮克斯新片,美国6月27日上映,国内好像8月上映。

皮克斯的新片《星际总动员》同时在三个方面获得成功:一部迷人的动画电影、一个视觉奇迹、一个象样的科幻故事。在“功夫熊猫”之后,我以为自己对小儿科的电影已提不起兴趣了,但是这本电影,就象《海底总动员》一样,就算你已长大了也能够乐在其中。这本电影里口语很少真让人吃惊。想到它讲的是个行星故事,这再好不过了。

---------- 剧透的分割线 ----------

故事发生在700年后的未来。一座高楼林立的都市从大地上升起。镜头拉近,看到这些高楼其实是堆起来的垃圾,整齐地压成方形,一个压一个地高高堆着。在所有地方,只有一个生物在移动。这就是瓦力,最后一个工作着的的太阳能机器人。他——电影没有介绍机器人性别——舀起垃圾,铲进他的肚子里,压成小方块,然后用履带爬行,走过弯曲的道路,爬到附近高楼的楼顶,把垃圾放到上面。

瓦力是独自一人。但他自己知道吗?晚上他回家,那是一个大的储物区,他从打扫的垃圾中收集了一起宝贝,用圣诞灯泡装饰起来。他移到休息区,从疲倦的轮子上取下履带,然后进入睡眠模式。明日! 复明日:自从最后的人类离开地球,登上那个好象载着胖汉懒人邮轮的巨大飞船,数千个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一天,瓦力的例行公事被打乱了。他的世界里出现了新东西,而以前只有一些老古董。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是——一艘光滑闪亮的飞船。在瓦力的眼里呢?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随后瓦力被飞船铲起来,送到盘旋的公理号飞船上,和他一起的还有最新的珍贵发现:一株小小的、绿油油的植物,长在瓦砾堆里,被移到了一只旧鞋子里。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已感到好奇了?还是想知道更多?这时候电影里第一次出现了说话的声音,尽管是用他自己的语言,瓦力的词汇是由吱吱、咯咯、咕噜之类的电声组成的。一对转动的眼睛让他看起来完全地拟人化。我们碰到了摇摇椅家族,他们在椅子里绕开的飞船在上方盘旋,轻而易举地甩开了他们。他们就象苏丝的姑妈一样胖。

这不全是他们的错,因为乘坐公理号来到这个低重力世界以后,数代人渐渐发展成这样一个种族:它的成员就好象你在沃尔玛里带着电子购物篮梦游的家伙们。

一个阴谋围绕着瓦力、飞船船长、几个摇摇椅人、绿色植物的命运展开了。故事的进展能够让Arthur Clarke爵士(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的� 脑嗫炖值靥���诵杂忠淮蔚鼗毓榱�mdash;—这算是剧透吗?
---------- 剧透结束的分割线 ----------

这本电影画面非常精彩。就象皮克斯的很多作品一样,色彩光亮明快,不会一意孤行,同时保持一些现实性。绘画风格就象漫画书一样清爽,当然更象风趣漫画而不是超级英雄漫画:一切画面都带着风格上的变化因而更加出色。对瓦力的设计倾注了很多思想,让我对他产生了奇妙的情感。把这个小锡块和功夫熊猫比比看吧。熊猫仅仅是特别设计得令人喜爱,但是再三思考之后,我认为他实在太胖了,所以就不再好玩了。而瓦力锈迹斑斑、工作勤快、勇敢坚决,运用肢体语言以及更多通过双目并用的摄像头眼睛来表达情感。电影的绘画风格向迪斯尼的早期传统回归,简化了人类的表达,只用最明显的身体部位来表达言语,并传达给动物、鸟类、蜜蜂、花朵、火车和其它的一切。

此外,我想自己还没有很好地表达出电影的迷人故事。本片导演和联合编剧是Andrew Stanton,他撰写并导演了“海底总动员”,它表达了思想,而不是简单地从远角拍摄的角色们相互搏击、不需动脑的场景。它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同时有点思想,可能对年轻观众更具刺激。故事别具风格,画面现实明亮,可能会成为一部出色的科幻电影。关于那一点,很可! 能它有这潜力。

注意:片尾带皮克斯短片Presto Chango,讲述了魔术师和他的兔子在胡萝卜上产生分歧的故事。

原文: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0080626/REVIEWS/963071290/-1/RSS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