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走向灾区[TIME]

我在四川灾后的一周中,有一件事不断地碰到,尤其有一次当我们开始冒险向震中进发时,那就是人们穿过难以置信的距离,翻山越岭,去寻找他们的家人。中国那片地区的交通是很困难的,震后山体滑坡和桥梁坍塌让人寸步难行。被恶劣天气沿迟的军队,关注的是寻找困在建筑中的幸存者,这意味着健康的人最终要自己步行穿越灾区。一次我们停下车来搭一位妇女,她爬过一座山去找女儿。另有一个男人从成都步行出发,到北川找他的母亲,并在他的博客(http://dyestuff.blog.163.com/blog/static/8054392520084214462389/)上记录了他的经历,这里的链接是China Digital Times的译文(http://chinadigitaltimes.net/2008/06/the-odyssey-of-a-chengdu-resident-looking-for-mother-in-earthquake-hit-area/)。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包含了几幅照片,还有他造木筏的情节。

在映秀附近我们还碰到了一对走出汶川的母子。我们已在关于地! 震的封面故事(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808493-1,00.html)开头介绍了他们,但是也有必要在这里加上一点细节。母亲的名字是杨彤梅(音译),我们碰到她的时候,她和12岁的儿子康晨(音译)正在一棵树下休息。这个男孩在汶川上学,靠近上周地震的震中,而他的家人住在山下的一个村子里。地震袭击后,彤梅步行出发寻找儿子。她说:“一路都是上山,从山上下来的人说,汶川被震平了,你不可能把你的儿子带出来。我说道,我的儿子在那里。如果他还活着,我一定要带他出来。”她走了两天路,发现儿子还活着。然后他们又走了两天路,从灾区出来。康晨的脸上沾满了污垢,脖子上用绳子挂着一个电筒。“从映秀走过来真是太可怕了。你看不到一幢站着的房子,一路上到处都是废墟。”坍梅说。“我们下来的时候更糟。我们上去的时候尸体还没有腐烂,但是下来的时候恶臭难闻。“康晨是一个聋哑人,不能够说出他的想法,但是他也没有必要说了。他的妈妈说他被看到的景象给吓坏了。他那扭曲痛苦的脸部表情,清楚地表明这个男孩刚刚穿过了� 赜��/p>

原文:http://time-blog.com/china_blog/2008/06/walking_into_the_disaster.html

没有评论: